当前位置:首页> 圈子> 项目推荐

【项目推荐】北京市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推荐(四)

来源: 时间:

一、

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快速筛查试纸条的研发

  • 项目简介

乳腺癌占北京市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早期发现病变,将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血清学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对于乳腺癌预警、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大型医院主要使用瑞士罗氏(Roche)公司的电化学免疫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entImmunoassay,ECLIA)进行乳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拥有该技术的专利和垄断权,导致检测费用长期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在国内小型医院和社区医院中的推广和使用。

量子点(Quantumdots,QDs)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纳米晶材料,本项目申请团队前期研究工作中,以量子点为标记物,对临床上常见的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检测,开发了基于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的肿瘤标志物检测试纸条,并自主研发免疫荧光检测设备,搭建了具有采集微量血清样本(50ul)、快速定性定量检测(10分钟)、易产业化(可批量生产,操作简便)等优点的肿瘤标志物体外血清检测应用平台。该检测方法在灵敏度、特异性上与目前检验科通用的罗氏公司化学发光法类似。因此,本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针对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开发快速、灵敏、准确的量子点检测试纸条,实现对乳腺癌的精确、灵敏、快速的癌症筛查、早期诊断和转移监测。

  • 项目研发成果及表现形式

1.申请发明专利1-3项;

2.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SFDA)申请获准进入临床试验;

3.发表高质量SCI论文2-4篇;

4.制定量子点免疫荧光试纸条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业指导书(SOP)。

  • 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分析

预计至2017年,全球肿瘤标志物临床实验检测的市场将超过10亿美元。Roche公司的电化学发光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是目前国内各大医院检验科常规检测方法,但是由于Roche公司拥有此技术的专利权,导致检测费用在国内长期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在国内中、小型医院中的推广和使用。本项目研制的量子点免疫试纸条检测产品体积小巧、操作方便,可作为社区筛查方法方便应用于北京市乃至全国各级社区卫生院以及小型医院。本项目有希望扭转长期以来国外检测产品垄断国内市场的被动局面,打破进口产品在中国形成的销售垄断,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乳腺癌占北京市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1.6%,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2014年北京市继续开展适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免费筛查工作。据市卫生计生委介绍,北京市已连续7年开展“两癌”免费筛查,共检出两癌及癌前病变近3000例。本项目所研发的产品能够方便的应用于乳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将乳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由北京市各大医院推动进入下级医院,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的同时,为北京市妇女“两癌”筛查及妇女健康做出贡献。

  • 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的知识产权属于自主研发,截止到目前,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快速筛查试纸条的研发项目拥有有效专利申请1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预计申请专利1-3项。

  • 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二、

子宫内膜容受性特异PCR芯片的研发及其指导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研究

  • 基本概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但其临床妊娠率只有40%左右。成功的妊娠依赖于高质量的胚胎和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可接受性即子宫内膜容受性,大约2/3的IVF妊娠失败是子宫内膜因素造成的。因此准确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指导胚胎移植是提高IVF妊娠率的有效方法,但目前尚缺乏能准确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有检测方法。

  • 现有工作基础和进展

本研究团队前期对IVF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和成功妊娠的患者的子宫内膜进行了miRNA、lncRNA +mRNA表达谱芯片的检测,得到了两组mRNA、miRNA和lncRNA的差异表达谱,通过聚类分析、通路分析、网络相互作用分析及文献比较筛选出能判定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分子标志物组合,目前正在收集新的临床样本进行验证。进一步的研究是制作能够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特异PCR芯片(ERPA);回顾分析IVF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患者子宫内膜ERPA检测结果,计算其预测胚胎着床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对ERPA的目标基因选择进行优化;而后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评估ERPA指导临床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

  • 技术路线

制作ERPA芯片

(1)ERPA预测胚胎着床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的临床验证及芯片优化

选择行IVF治疗的患者留取子宫内膜进行ERPA检测,分析妊娠组与非妊娠组ERPA的阳性率,计算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单个目标基因与妊娠率的关系,优化ERPA。

(2)随机对照研究评估ERPA指导胚胎移植的临床价值

设计前瞻对照临床研究,以ERPA结果指导是否移植,观察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 本研究创新性

制作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子宫内膜容受性特异PCR芯片。目前国内尚没有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基因芯片,国外仅有一篇相关报道,已用于商业化。与其相比,我们的实验设计有如下优点:

(1)预计ERPA预测妊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好:由于我们是基于反复种植失败与成功妊娠的患者子宫内膜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的目标基因选择,因此更具有针对性。

(2)芯片增加了目标基因的种类:不仅有mRNA,还有miRNA和lncRNA,从不同角度寻找胚胎种植失败的原因,诊断效率更高。

(3)研究包括了常规IVF患者,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技术创新性

(1)制作mRNA、miRNA和lncRNA三合一的特异ERPA;(2)mRNA、miRNA和LncRNA三类不同转录组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

  • 项目研发成果及表现形式

制作子宫内膜容受性特异PCR芯片;

申请ERPA专利;

如果初步试验能够提高胚胎种植率,将申请新技术进入临床试验。

  • 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分析

随着不孕症发病率的增加以及IVF临床及实验室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寻求IVF治疗,2013年我国的IVF治疗总周期数已达60余万个周期,并且每年以20~40%的速率递增。然而受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IVF的妊娠率仍然偏低。如果该种检测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子宫内膜是否适合胚胎种植,则对临床处理将有极大的帮助。如能将现有的临床妊娠率提高10个或更高的百分点,则所有实施IVF的患者均有可能常规进行该项检测。

  • 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为自主研发,目前没有相关专利

  • 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

1.技术一次性转让;2、技术授权/许可;3.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三、

移动医疗用于孕产期健康管理的多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

  • 项目简介

调整生活方式是健康管理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针对孕产妇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健康管理和干预,可以得到合理的妊娠期体重增长,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早产的患病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出生人口乃至全民健康素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可穿戴设备已经彻底改变了社会交往和服务的内容及方式,移动医疗平台和服务将改善健康管理模式,做到7天24小时连续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医患沟通。

本项目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营养科、内分泌科、运动医学及发展心理学、大数据统计专家与信息技术团队共同承担,将构建大数据孕产期健康服务平台以及系统规范的孕产期健康管理模式,开展个性化的孕产期健康管理和移动健康咨询服务,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基础上验证移动医疗咨询、健康管理服务的效果,并进一步改善移动医疗平台,以期广泛普及应用。

本项目初步研发了“幸运妈咪”移动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通过跟踪孕妇日常的身体状况、饮食、运动、心理、体重、血压、血糖等全面的数据,为孕妇和医生提供了高效的沟通交流工具,使得孕妇原本2到4周来院就诊,缺少及时沟通的局面得到改善,孕妇可以在线上得到各个相关专科医生的咨询和辅导,医生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了解并指导孕妇的生活,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本项目将验证移动医疗对于孕产期健康管理的价值,打造规范标准的孕产期移动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将改善妇幼保健的水平,使得孕产妇享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

  • 项目研发成果及表现形式

本项目将开发基于大数据的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实现孕期健康数据搜集管理及分析挖掘的能力;开发孕期健康管理的移动APP一套;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完成3-4家医院试点,培养熟悉远程咨询的专业医护人员10-15名,并探讨规范化培训和认证相关健康咨询人员的流程;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4篇。

  • 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分析

本项目已初步与国家卫计委妇社司沟通,有望成为“互联网+妇幼健康”试点示范项目,向全国推荐交流。

本项目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规范化、权威性孕产妇健康管理的融合创新,将发展壮大为有活力的新业态,移动医疗用于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发展前景巨大。在经过本项目的经济学评估之后,判断移动医疗用于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可以与商业保险单病种保险联系,实行单病种保险付费制度;可以与各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联系,进行培训认证,取得资质后为孕产妇进行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双重收获。

在经济效益上,通过孕期健康大数据运营,后期可吸引产业链中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方、保险公司、体检机构、医疗机构等丰富资源加入,在提供定制人群数据的同时可获取后向收入。另一方面,直接面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由此获得经济收入。

在社会效益上,孕期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可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与诊疗服务,有效地形成全方位个性化的孕产期健康服务模式,缓解医院的诊疗压力,改善医患关系,减轻国家的疾病负担,对提高和促进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 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所有科技成果(包括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软件著作权、标准等)均属职务发明成果,其所有权属于该项成果的完成单位及合作单位,不得属于个人所有。

  • 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

以下几种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均可进一步协商沟通:

1、技术一次性转让;2、技术授权/许可;3、合作开发/技术入股。

 

四、

基于孕妇卫生护垫的胎膜早破快速诊断技术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 项目简介

胎膜早破(prematurerupture of membrane,PROM)是指在临产前发生的胎膜破裂,其发病率国内报道为 2.7%-7%,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北京地区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达24.3%。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少、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等,孕产妇及胎儿感染率和围产儿病死率显著升高,是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对胎膜早破的诊断和处理不当,会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进而引发严重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临床上发生胎膜早破时,孕妇会感觉阴道内有尿样液体流出,但有时仅感觉外阴较平时湿润,容易忽略和漏诊。胎膜早破后,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容易上行感染,破膜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越高,造成产妇产后出血,引起新生儿肺炎、颅内感染危机新生儿生命。胎膜早破导致围产儿死亡率为2.5%-11%。因而及时、准确的诊断胎膜早破是减少胎膜早破引发的孕产妇并发症的重要前提。

胎膜早破的诊治,一直是产科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目前胎膜早破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临床检查、阴道酸碱度测定、阴道液涂片、超声检查、生化指标检测等,这几个检查方法存在经阴道取样增加感染的风险、孕妇依从性低、检测过程繁琐、无法实时检测、检测结果准确率低等不足。

本项目拟采用特殊设计的卫生护垫,通过直接在卫生护垫取样,运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ITRAQ技术),筛选出胎膜早破特异生物标志物,制备该生物标志物的抗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和量子点免疫侧向层析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需阴道取样、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的胎膜早破检测技术,用于生产胎膜早破的体外快速检测试剂盒,从而在临床上方便、及时、准确的诊断胎膜早破,便于医生正确处理,减少和避免胎膜早破引发的母儿不良结局。

  • 项目研发成果及表现形式

研发成果:

(1)设计一种专用的孕妇卫生护垫。

(2)利用ITRAQ技术,筛选特异的胎膜早破生物标志物。

(3)以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为手段,制备胎膜早破生物标志物的抗体对。

(4)结合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研发针对胎膜早破的体外快速诊断方法和技术。

表现形式:

(1)设计孕妇专用卫生护垫。相关发明专利和产品注册。

(2)发现1-2种新的胎膜早破诊断蛋白标记物,建立1-2种新的胎膜早破诊断技术,构建一种快速筛选平台,建立一种技术方案,申报相关发明专利。

(3)研发出一种新的胎膜早破快速诊断试剂盒。注册一个产品。

  • 项目市场前景和效益分析

2014年我国新出生约1687万人,2015年国家“单独两孩”政策出台以后,出生人口会逐年增加,北京地区孕妇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达24.3%,以此估算发生胎膜早破的潜在人群每年约有400万之多。对胎膜早破的诊断和处理不当,会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可导致围产儿死亡率为2.5%-11%。使用该试剂盒及时准确诊断后,可以给予孕妇及时的处理,减少和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可为国家和家庭减少后期的数亿元的医疗支出,降低国家和家庭的负担。

按照每年胎膜早破的潜在孕妇400万估算,每年全国的需求至少在1000万人次左右,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

本项目研发的产品有取样简单、无检测风险、耗时短、结果准确、价格低廉等优势。本项目产品属于更新换代产品,由于操作更为方便和隐私性强,将更易为市场和消费者接受。作为一个独家新品,其核心竞争力强,产品上市后所占市场份额将会持续上升,发展前景巨大。

  • 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是自主研发,预计申请专利2项。

  • 合作意向和合作方式

本项目合作意向选择技术一次性转让。

热门板块

相关文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