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圈子> 大咖秀场

方竞:互联网资管发展趋势思考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通过互联网开拓新的客户渠道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大量互金平台和三方财富机构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资管业务方向。

2015年7月份,央行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信托产品和基金理财产品等几大业态做了界定;2016年10月份,央行等十七部委联合印发了《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可见互联网资管行业已经形成一定气候,并处于发展转折期,并开始引起监管层的逐步重视。

互联网资管行业转型期的基本特征

回顾互联网资管行业近年的发展历程,其在最新监管政策出台之前经营模式混杂。一方面,部分没有基金代销牌照的互金平台开展此类业务尚处于无牌经营的状态,并且会涉及一定程度的监管套利。与此同时,大部分互金平台并未明确声称打破刚兑,因而会通过平台自保或三方担保等方式进行隐性刚兑。 

另一方面,互金平台的非标理财产品因其有一定的刚兑性质,所以被投资者视为保本保息的固收产品,相比公募和私募基金都具有更大吸引力。但随着中国经济下台阶、收益率下行以及资产荒的延续,未来互联网资管机构寻找高收益优质资产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监管对破刚兑和违规事件的容忍度逐步提高,非标产品也将失去前期的吸引力,从而倒逼资管机构进行净值型产品的创新。 

最新监管政策出台之后,互联网资管行业将面临重要转折,这一时期的监管政策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要求互金平台持牌合规经营;二是智能投顾牌照政策尚不明朗;三是未来资管的信息或信用中介定位尚不明确。

首先,从互联网资管整治方案的指导原则来看,未来传统金融机构和互金平台在开展资管业务方面将逐步趋同,真正实现持牌经营,并且没有明显的线上和线下界限。经过整肃后,针对合格投资人,资产管理机构只有两到三类合规产品可以销售:一是门槛很低的公募基金,二是门槛较低的银行理财和投连险,三是门槛很高的类私募基金产品,包括私募基金、信托、资管等。

其次,前期各类互金平台尝试转型智能投顾遇到了一定政策障碍,证监会对各类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持谨慎态度。智能投顾主要政策门槛在于其可能涉及算法推荐、基金销售和投资顾问服务,但投顾牌照已停发多年,且基金销售相关法规也并未提及对组合推荐功能的监管,因此未来该业务如何合规开展仍存不确定性。

第三,2016年8月份颁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已明确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定位为信息中介,仅对投资人和融资人进行线上的信息撮合。未来互联网资管采用何种定位尚不清楚,如果定位为信用中介,则无法体现投资人和资管机构的委托代理和受托理财关系并会存在刚兑问题;但如果定位为信息中介,其持牌经营的要求又有一定的资本金门槛,因而需要承担更多的风控职能。

互联网资管行业的国际经验借鉴

美国证监局对资管行业的监管主要依赖《1940年投资顾问法》和《1940年投资公司法》,并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其主要监管特色在于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使用同一牌照,免去了资管机构申设不同牌照的麻烦。近年来,这一牌照便利直接推动了数字化财富管理行业(俗称智能投顾)的燎原之势。美国的传统和新兴资管机构均涉足互联网资管行业,其通过公募和私募基金产品服务于普通用户及高净值用户,并提供先进高效的理财规划服务,巩固了自身的行业地位。

从相关研究来看,美国资管机构经营模式可分为四大类,即全能型、精品型、财富型和服务型。全能型机构的代表有黑岩、先锋和富达集团等,其产品和服务种类丰富,能够服务到最大体量的客群,有规模优势,由此带来的服务费收入也非常可观。例如先锋集团就是通过低成本、全品类的基金和FOF来为其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而将客户与公司实现了深度绑定。

精品型机构主要是像KKR、桥水和橡树资本这样的私募基金。此类机构具备很强的资产管理能力,拥有强大的投研团队,与政府机构、目标公司管理层和社会团体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并能够选取自身擅长的特色领域深挖投资机会,从而给客户带来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

财富型的代表机构有美林、嘉信等,这类机构在服务C端客户方面做得有声有色,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经营和管理优势。比如美林就是利用其投行和中介业务的全产业链优势来满足高净值客户复杂的财富管理需求,其庞大的理财顾问体系则进一步稳固了这类客群的机构忠诚度。嘉信通过从定位中小散户、建立RIA平台,到通过各种在线工具实现O2O转化,并尝试提供智能投顾服务等战略变革,成功实现了多次关键业务转型。

服务型机构主要是指那些主营业务并非资产管理,而是向资管机构提供清算、托管及系统服务的机构。此类机构虽不是资管行业的主流机构,但其清晰的盈利模式和来自机构客户的刚性需求也使其在整个行业发展中拥有了稳固地位。

互联网资管行业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未来国内互联网资管行业将呈现如下趋势:一是互金平台将与传统金融机构深化合作,二是非标理财产品尝试打破刚兑,并逐步转向净值型产品;三是互联网资管服务将逐渐向智能化和系统化演进。 

首先,互联网资管机构不仅应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还需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并积极与传统资管机构实现业务的相互渗透。互联网资管机构应在充分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并辅以可行的经营战略。

从当前的监管原则来看,未来互联网资管机构的规范化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融牌照的获取难度。由于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互联网资管牌照,互金平台开展相关业务必须获取银证保三大监管机构的相应牌照。但大多数互金平台规模小、盈利不稳定也没有充裕的资本金,很难达到上述牌照的准入门槛。因此,部分互金平台可能会通过寻求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或联姻的方式实现资管业务的外延式扩张。 

其次,国内资管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美国略有不同,除了分业经营外,隐性刚兑也是一大特色。但目前银行、信托、保险、券商、期货、公募、私募及互金等机构均涉及资管业务,未来实行混业经营和监管将是大趋势。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打破刚兑的决心确立以及违约风险的缓释,互联网资管机构由固收产品转向净值型产品的必要性增强,同时需要做好应对挖掘客户、维系客户、管好产品、做好服务等全方位业务挑战的准备。 

最后,互金平台在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资管业务时,可主要提升以下方面的能力:一是提炼智能化分析理财需求的技术能力;二是积累普惠金融方面的大数据风控优势;三是完善适用于普通大众、大众富裕及高净值客户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从发展路径上来看,互金平台短期内可从智能型机构出发,通过技术制胜吸引用户;中期可逐步向财富型机构转型,通过流量制胜来粘住用户;长期可向全能型资管发展,通过规模制胜来陪伴用户。

具体来看,短期内智能型机构应注意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手段尝试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理财需求进行分析并积累数据,着重考虑客户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并在提前预判的基础上提升客户体验。

互金平台中期在向财富型机构发展时,需要强化具有互金特色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与传统金融机构共同设计开发消费金融ABS产品,并尝试通过建立ABS云平台向相关的发行商和投资者提供服务。

长期来看,全能型资管的服务对象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客户,建立一套高效运转的CRM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平台本身服务客户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平台内部甚至第三方独立理财师提升服务高净值客户的效率和质量。

热门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