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圈子> 行业新闻

最高奖|从诺贝尔奖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如何走过“抗疟”之路

扫地僧、风清扬、张三丰、独孤求败......金庸笔下有很多盖世高手,他们或是天资聪颖,或是得到高人点拨,或是潜学蛰伏多年,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后,最终在武学上取得了高深的造诣,威震武林。时间的磨砺是成就大业者的必经之路,行走江湖是这样,科研也是这样,今年86岁的屠呦呦,在潜心研究青蒿素半个世纪后,终于走上了“武林至尊”的宝座,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的机遇,离不开前人的搭桥铺路,但最重要的是她不懈追求的精神。

 

成功向来都不会来的很容易,司马迁用了13年著成《史记》;玄奘花了17年取回真经;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从诺贝尔医学奖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走过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她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她的人生是否充满传奇的色彩?记者带你走进她的“抗疟”之路。

 

取名呦呦 冥冥中与“蒿”结缘

 

1930年12月30日的拂晓时分,浙江宁波开明街的一户姓屠的人家里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孩子的父亲叫屠濂规。和所有的男人一样,当听到女儿那“呦呦”的哭声时,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随口道出了《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他第四个孩子,也是他唯一的女儿。他给女儿取名呦呦,让那呦呦之声永远荡漾在耳边,以表示他对女儿的喜爱、期待和庆贺。

 

这个孩子就是屠呦呦。

 

幼年得病 立志学习中医药

 

屠呦呦的父亲是位银行职员,她的三个哥哥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却中断了两年多。

 

1946年,战乱使屠家的生活变得十分拮据,而屠呦呦还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这让她当时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经过两年多的调理,屠呦呦的病情得以好转并完成了学习。同时,一颗种子也在她心里渐渐萌发——学习中医药。

 

这段患病的经历是他自己对医药学兴趣的起源。她在《屠呦呦传》中写道“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就只更多人,和乐而不为呢?”

 

“治病救人”是屠呦呦学习中医药的初衷。

 

1951年,是新中国诞生的第三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缺医少药,医药领域的人才严重匮乏,国家急需大量合格的医药人才,故此医学院成为广大青年报考的热门学校。其中,药学系的药物化学专业更是大家报考的热门。然而,年轻的屠呦呦却对一个冷门的专业感兴趣——生药学。她没有随大流,坚定选择了生药学,并一生都为此付诸实践。她在《屠呦呦传》里说“这是她最明智的选择,不改初衷。”

 

生药学课的基础教育、植物化学课中的方法教育都成了屠呦呦后来工作的两个主要部分。

 

迎来转折 发现青蒿素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正式开始了她的科研人生。1956年她和自己的大学老师楼之岑共同完成了对有效药物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1958年这项研究成果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鉴定参考资料》收录,此后屠呦呦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1959年,这项成果被收入《中药志》。这两项研究都属于她大学期间专业所学的范畴。

 

1959年,参加工作四年后,屠呦呦成为卫生部组织的“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学员,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知识。这段学习经历为她以后青蒿素埋下了伏笔。在当时,中国的医药界,中医学习西医的风气也已经形成。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在战场上出现了比子弹、炸弹更让人闻风丧胆的敌人——抗药性恶性疟疾,一时间,交战双方的病员超过伤员。美国为解决这一问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应对,但没有找到最理想的解决办法。

 

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来到中国向毛主席提出了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的请求。在革命战争时期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说:解决你们的问题,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

 

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讨论确定了三年研究规划。由于这是一项援外战备紧急军工项目,为了保密,就以5月23日开会日期为代号称为“523”任务。由此拉开了抗疟新药研究的序幕。

 

1969年1月21日,屠呦呦接到了这个之前素未听闻的“523任务”,并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这一年,她才39岁,正式走上了抗疟之路。

 

她先从本草研究入手,开始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药典籍、走访名家,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收集了2000多个药方,并精选编辑出了《疟疾单秘验方集》,于1969年4月移交“523”办公室,并开始转送相关单位参考。

 

1971年9月初,屠呦呦团队筛选了筛选了 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 200余个。但是在筛选过的中药里,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高的也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在反复研读文献过程中,《肘后备急方》关于青蒿的描述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和启示。经过周密的思考,屠呦呦重新设计了研究方案。

 

1971年9月,课题组启用了新方案。在经过190次失败之后,终于在10月4日得到了最后的实验结果: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那是种黑色膏状提取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上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

 

这次的成功并没有使屠呦呦放下脚步,很快课题小组开始进行对青蒿乙醚提取物中有效成的纯化与分离工作。

 

这又是一个失败与开始的过程。

 

1972年9月25日、9月29日、10月25日、10月30日、11月8日课题组相继分离得到多个结晶。

 

终于,在1972年12月初的试验中发现,钟裕荣从11月8日分离得到的晶体有效。

 

11月8日成为了课题组认定的青蒿素诞生之日。

 

自此,课题组也进入了下一轮的奋斗中——临床试验。

 

挫折始终与成功同行,由于药片过硬,崩解度出了问题,影响了药物的吸收,青蒿素的首次临床观察出师不利。

 

屠呦呦决定,用青蒿素单体原粉直接装胶囊。

 

试验成功。

 

如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

 

享誉世界 初心不改继续前进

 

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如果没有之后的诺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最高等级奖项。

 

2015年10月5日,在拿下“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四年后,屠呦呦真正成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在这一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6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屠呦呦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现在86岁高龄的屠呦呦依然时常出现在实验室里,她的一生与青蒿结缘,一生奉献给了科研事业。正如《屠呦呦传》里所说:执拗于规律,执拗于创新,执拗于爱国,执拗于理想,虽千万人吾往矣。


热门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