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大厅> 政策法规> 地方科技政策> 华北> 内蒙古

非凡十年 | 汇聚科技创新合力 全面开创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

来源: 时间:

立足创新基础薄弱的区情实际,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坚决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对内蒙古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

号角催人奋进,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年,内蒙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开放合作创新理念,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以务实创新的硬核举措引导创新要素有序流动、融通发展。

“科技兴蒙”行动实施以来,以汇聚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为导向,在一系列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项目的带动下,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迸发,自治区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4%,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78%,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数量增长96.3%,引导企业研发投入增长47.1%,技术交易额增长77%,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合作创新、互利共赢的科技开放合作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01抓战略、建机制系统谋划创新合作新蓝图

“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指明了新时代内蒙古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是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的总方向、大布局。

服务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自治区发展需求,探索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进行系统规划和部署,开放合作是自主创新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内蒙古坚持把开放合作搞创新作为“科技兴蒙”行动的核心要义,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任务,制定了关于 “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的落实方案,与科技部、北京市、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发达地区和大院大所建立了“4+8+N”长效合作机制,主动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推深做实“科技兴蒙”行动,为自治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技支撑,助力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自“科技兴蒙”行动实施以来,内蒙古着力加强战略谋划,出台“科技兴蒙30条”96项具体举措,推出引育人才和团队30条政策措施,各盟市出台支持创新政策文件50余个,为开放创新提供有力保障。重构科技计划体系,紧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汇聚区内外创新力量,开展重点攻关。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实施“负面清单+包干制”试点,为科研工作者赋权减负,激发创新活力。

从选才用才到成效斐然,从诞生落地到繁花硕果。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围绕推动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与院士专家等顶尖人才团队的深层次合作,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多渠道、多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队伍。被“科技兴蒙”行动吸引,袁隆平、方荣祥、张伯礼等院士专家团队与内蒙古合作共建4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建站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内蒙古已迈出主动布局科技开放合作“新步伐”。截至目前,在“4+8+N”合作机制带动下,全区科技计划支持合作项目共700余项,经费达16.8亿元,引导社会投入40.8亿元,带动700余个区外创新团队、3000余名科研人员服务自治区科技创新事业。这一组组数字,便是开放创新最好的佐证。

02“架桥梁”“枢纽带”持续扩大科技合作“朋友圈”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2020年,科技兴蒙合作推进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约;盟市政府与合作主体签署科技合作协议8项,创新主体联合共建平台8家,线上签约23项;

——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首批“揭榜挂帅”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区外49家科研单位与我区12家榜单企业集中签约……

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从办展会“一时一地”的对接方式,到形成“4+8+N”的长效合作机制,内蒙古积极拓展科技合作“朋友圈”,与区外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开放合作步伐越迈越大。

这十年,内蒙古在新发展阶段抢抓先机、开创先局、塑造新优势,汇集各方创新资源,集成各方创新力量,为内蒙古与各方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共同激活创新合作动能,扎实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河套研究院……一批集聚创新资源的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相继在内蒙古落地生根,构筑起汇聚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目前,内蒙古与上海交大、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70余家。这些高质量、高水准的创新平台正逐步成为内蒙古创新创业的策源地,为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和引领。

合拍共鸣,倍道而进。今年以来,自治区科技厅积极拓展合作覆盖面,开放合作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合作层级进一步提升。推动自治区政府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兰州大学与蒙草集团共建草种业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与北方稀土集团深化稀土领域科技合作。推动自治区政府与中国农科院在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全面合作,共建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强力推进自治区农牧业全面升级,为实现北方草原牧区乃至全国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提供了典型样板和先进示范。今年,在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会期间,内蒙古与“4+8+N”合作主体新签署合作项目25项,拟投入资金2.48亿元。

03谋共赢、务实效合力谱写同频共振新华章

当前,全区上下围绕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形成了以合作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共同理念,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创新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上海交大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在包头市转化,助力北奔重汽生产出内蒙古首台套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并成功下线;中科院与内蒙古合作的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在乌海市成功落地转化,推动了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变;呼和浩特市博洋可再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钢铁研究总院合作研发出国内首台高丰度高性价比稀土铈磁体风力发电永磁电机……一批原创性重大科研成果竞相涌现。

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自治区科技厅围绕自治区确定的8大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创新项目实施机制,以“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新型项目组织管理形式为纽带,启动双碳、种业、乳业、稀土新材料等一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积极引导区内龙头企业依靠市场机制吸引国内一流高校、大院大所、知名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实现优势创新资源在我区的深度整合。

截至目前,面向“4+8+N”合作主体发布创新合作需求2000余项,签署协议300余项,组建创新联合体52家,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方式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累计吸纳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384家,集聚了500多家国家、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研发团队总人数达到2103人,成功吸引到中科院李灿院士在内的26位首席科学家参与揭榜,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资源集聚效应。

内蒙古创新、开放双轮驱动,带动了一批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长35%、186%,科技创新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彰显。中国农科院在通辽市开鲁县开展科技包县,玉米现代生产技术让亩产均增200公斤;袁隆平院士团队使兴安盟粳稻亩产增收100公斤;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成功应用,效益较地面煤制气增加50%以上;5G智慧矿山、“源网荷储”技术研发试验基地、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等一批产业示范技术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景象竞相上演。

04引智力、搭平台积极融入国际合作创新网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科技创新引领下,内蒙古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不断深化科技对外合作,引导和支持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多形式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交流新模式,运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开创新局面。

充分发挥国际合作项目引才作用,2017至2021年,内蒙古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的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4项、“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1项,获得经费3159万元,涉及信息科学技术、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中医学与中药学等领域,与蒙古国、俄罗斯、芬兰和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了深度合作。同时,将外国专家引进工作深度融入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科技部和自治区立项支持的各类外国专家项目近300项,支持经费5000余万元,为内蒙古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牧业等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持。

传承友谊,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中蒙两国弘扬丝路精神,不断深化科技交流,不断拓展科技合作领域,科技互动层次、水平渐次提升。在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内蒙古中蒙技术转移中心建成运行,有效拓展了和蒙古国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强化国际合作平台基地稳定引才引智作用,以重点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抓手,优化整合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构建了项目、人才、平台集于一体的“平台+服务”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目前,内蒙古拥有国家引才引智基地3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3家、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8家,组织认定自治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家,建成“中蒙生物高分子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中蒙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两家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内蒙古中蒙技术转移中心建成运行。这些平台、基地已经成为自治区科技创新融入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纽带,提升了引进国际人才智力的能力。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回顾这十年,内蒙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全力推动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开放合作。当前,内蒙古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主动地融入区域创新网络、全球创新网络,有效推动了创新资源、科技项目、人才技术与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所需精准对接,形成了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内蒙古未来可期!

】 【打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昵称: [查看评论]

Copyright(C)2014,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业务洽谈:010-62679553 │ 投诉电话:010-62679587
关于我们 | 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广告投放
京ICP备09093569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96号

中技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