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大厅>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美国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中转站——概念证明中心

来源: 时间:

美国有一个促进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的组织机构——概念证明中心,为大学科研项目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个性化的支持。


赵中建 卓泽林——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透露,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那么,发达国家如何促进高校研究成果转化?

今天,我们就从美国的概念证明中心(Proof of Concept Centers,简称 PoCCs)谈起。

建立概念证明中心,跨越“死亡之谷”

美国的概念证明中心是一种在大学之内运行,并促进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的组织机构,通过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对成果转化活动进行个性化支持,例如开发和证明商业概念、确定合适的目标市场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等。

1998年,弗农·艾勒斯曾提出,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企业进行的产品开发之间存在一条“死亡之谷”。

因为大学与企业的本质不同,所以大学和企业在技术发展推广阶段信息、动机的不对称以及科学、技术和商业企业之间存在的制度距离,构成了大学研究成果走向市场的障碍

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颁布的《拜杜法案》算起,美国已在这一领域作出了突破性进展,如成立大学科技转化办公室(TTO)、商业孵化器和科学园等。这些努力与举措直接促成了美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确实比较成功,但转化率仍然较低,近75%的发明专利从来没有得以商业化

例如,2008年斯坦福大学科技许可办公室收到400项专利申请,获批的200项专利中只有100项被商业性转化

再者,大学的科技转化办公室近年来出现受人诟病的诸种弊端,譬如,资金实力和该办公室员工市场远见跟不上科研创新的步伐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始成立概念证明中心 PoCCs 这一新的组织模式,试图以此提高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能力,跨越“死亡之谷”。

2011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把创建 PoCCs 作为投资“i6绿色挑战计划”的主要渠道,促进清洁能源创新和经济繁荣发展。


跨越研发活动与产品开发之间的空白

美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机构不少,那么这个由美国联邦政府与私人部门、非营利机构、基金会以及大学共同支持和创建的 PoCCs,与其他刺激国家创新创业的举措或努力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PoCCs 主要帮助解决大学研发成果可市场化产品之间的空白,是跨越研发活动与产品开发之间“死亡之谷”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

2008年,考夫曼基金会成员大卫·奥德里茨和克里斯汀·古布朗森首次介绍了概念证明中心的重要功能:“投资促进大学研究的溢出和商业化”。

经过考察研究,他们发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冯·李比希创业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德什潘德技术中心提供的创业课、种子资金颇有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富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为学生指导开放技术和传授建立大学衍生公司的经验。

因此,PoCCs 主要在美国大学的科技转化办公室之下进行工作,通过加速科技成果进入市场,从而对科技转化办公室的工作起到补充作用。它与传统的“孵化器”不同。

第一,在“孵化器”进行的研发活动通常与大学隔离开来,而 PoCCs 则允许受资助的教师和学生在大学实验室研发;第二,“孵化器”通常给已有一个产品的新创企业提供种子基金或分享工作环境,而 PoCCs 则会评估来自研究产品的商业价值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中转站

概念证明中心的目标是成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的中转站”,并有效促进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

当然,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的服务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概念证明中心提供种子资金咨询服务教育计划、商业价值评估科技加速计划(如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冯·李比希创业中心),而有的中心只是搭建起大学和外部企业沟通的渠道(如南加州大学的斯蒂文斯创新研究所)。

科罗拉多大学已经为研究和商业发展创立自己的概念证明资金。迄今为止,科罗拉多大学系统科技转移办公室概念证明项目已经支持超过110个研究项目,总资金超过1300万美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概念证明中心在促进大学科技成果商业化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校园创业的数量和多样性、改进校园内新公司和创业的质量、加强了与地方投资人和创业家之间的联系,也为企业更高效的带来了精准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

】 【打印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如果您发现网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予以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10-62679508,邮箱:service@ctex.c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昵称: [查看评论]

Copyright(C)2014,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技术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业务洽谈:010-62679553 │ 投诉电话:010-62679587
关于我们 | 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加入我们广告投放
京ICP备09093569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96号

中技所微信公众号